生态环境部:餐饮、娱乐、宾馆等不再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生态环境部:餐饮、娱乐、宾馆等不再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3月10日生态环境部:餐饮、娱乐、宾馆等不再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的司长刘志全指出,为了支持并促进企业恢复生产,我们制定了一份环评审批的正面清单。在这个清单中,对于涉及社会事业和服务的10大类30个小类环评登记表项目,我们实施了免填环境影响登记表的措施。
为何给予免予处罚?生态环境部在考虑因素上有三个主要方面:首先,此类项目普遍规模不大,污染物排放量有限且易于控制,同时不涉及有毒有害或危险物品,它们主要是服务于民生的中小微服务型企业;其次,实行免予处罚有助于促进企业复工复产,涉及的行业包括餐饮、娱乐、宾馆、公园等多个领域。开设餐馆的过程,如今已无需提交环境影响的登记表格,只需确保餐饮油烟的治理等环保措施得到有效实施建设项目环保影响登记表,便可以直接进入建设和运营阶段,此举显著提升了操作的便捷程度。
这些项目能够与近期推行的排污许可证登记制度相配合,借助排污许可证来实施过程中的监管与事后的监督。以一个仅生产苹果汁的项目为例,由于环评登记表和排污许可证登记表都在项目正式投产之前就已经填写完毕,且两者内容基本相同,从简化管理流程和便利建设单位的角度考虑,就无需再提交环评登记表。
第三点,积极借鉴北京和上海两地改善商业环境改革的成功做法,对于不涉及有毒有害物质和危险品的仓储以及物流配送等相关项目,将不予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范畴生态环境部:餐饮、娱乐、宾馆等不再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且无需再提交环境影响登记报表。
3月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环保工作指导意见,明确了设立“两个正面清单”(环评审批正面清单与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在这两个清单中,环评审批正面清单对一批项目实施豁免,对一批项目实行告知承诺制,并对一批项目提供优化服务,从而更有效地支撑和保障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建设项目环保影响登记表,并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地发展。
“两个清单”的执行期限原则上定在2020年9月30日之前。如形势变化有需求,可适当予以延长。对于那些实施效果显著、得到普遍认同的措施,可以将其确立为长期稳定的制度。
不久前,生态环境部针对疫情防控的迫切需求,采取特殊措施,特地发布了一项通知。该通知明确规定,对于疫情防控急需的医疗卫生、物资生产、研究试验等三类建设项目建设项目环保影响登记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免除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实行环评告知承诺制度,或者先进行施工再补办相关手续。
刘志全在介绍中提到,到2月23日为止,我国已为1354个紧急需要建设的三类项目提供了环评应急服务支持,涉及的投资总额约为240亿元,其中环保领域的投资达到了6亿元。根据估算,在实施一系列豁免措施之后,大约三分之一的登记表类项目将不再需要提交环境影响登记表。与去年全国超过100万个登记表类项目相比,此次改革的力度显然是相当显著的。
各地生态环境管理部门陆续推出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对审批流程进行优化,在评估评审方法上实施创新,并对具体规定进行了细致化处理,同时深入企业实施帮扶工作。
以浙江省为参照,在2月13日,该省生态环境厅颁布了旨在扶持企业恢复生产、稳定企业运营、保障经济稳定增长的意见。他们设立了环保审批的绿色通道,在疫情期间,对环保领域的项目审批与验收环节,严格执行简化程序,实行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同时,对于抗击疫情急需的医疗卫生、物资生产、研究试验等建设项目,提供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应急服务保障。对于临时性项目,可免于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程序;至于疫情结束后仍需继续使用的项目,则应先启动建设,随后再补办相关手续。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的相关负责人向经济观察网的记者透露,在环保审批环节,针对那些符合要求的新建项目,我们将简化流程,甚至可以在企业复工的同时进行审批,以减轻企业的负担,因为当前企业面临的困难确实不少。同时,我们也注意到部分企业面临资金压力,对于这些企业既定的处罚措施,我们允许其暂缓缴纳。从生态环保的角度出发,我们旨在为企业的复工复产提供有力支持。
刘志全强调,接下来在执行阶段,必须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机制,确保管理形成完整闭环。同时,要严格执行环保规定和企业的承诺,确保企业的环保标准不降低,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不留任何隐患,进而促进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