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新规”:这“6种费用”将不再进行报销,望你要知晓!
医保“新规”:这“6种费用”将不再进行报销,望你要知晓!
我同事他爸前阵子住院,出院结账的时候,一张账单递过来,一家人都愣住了,自费的部分竟然有三千多块钱!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以前不都说住院能报销一大半吗?后来一打听才知道,从今年六月份开始,全国的医保政策都悄悄变了,很多以前能报销的项目,现在都不给报了。
医保局那边也说了实话,主要是这两年医保的钱不太够用了。你想想,到2023年,全国有超过十三亿的人都交着医保,这么多人要用钱,池子里的水自然就越来越紧张。所以没办法,各地只能把规矩立得更严医保“新规”:这“6种费用”将不再进行报销,望你要知晓!,把钱花在刀刃上。不光是小地方,就连北京、江苏这些以前政策很好的大城市,也都换了新的报销目录。
有六类费用,现在去医院是铁定不给报销的,大家心里一定要有个数。
第一种,就是进口药。比如说,有的人得了糖尿病,医生觉得一种进口药效果特别好,副作用小,就推荐用了。可这药一盒就要一千多块,等到结账的时候才发现,医保一分钱都不管。你去问医院,医院就一句话:“这个药不在医保报销目录上”,想用就只能自己掏钱。这个“目录”就是一张单子医院医保办是干什么的,在单子上的药才能报,不在的就自己想办法。
第二种,是住院请护工的钱,也就是陪护费。现在谁家没个上班的,老人一生病住院,子女不可能二十四小时守在床边。这时候就得花钱请个护工,帮忙喂饭、翻身、上厕所。现在护工可不便宜,一天下来起码要两三百块钱。这笔钱医院医保办是干什么的,医保也是完全不管的。要是住上一个月,光是护工费就得大几千块,这笔开销可不小。
第三种,就是那些图省事、图舒服的费用。比方说,你不想排长队医保“新规”:这“6种费用”将不再进行报销,望你要知晓!,想挂个专家的号,那三百多块的特需门诊挂号费,医保不认。住院的时候,你觉得普通病房人多太吵,想住个单人间或者双人间,那多出来的床位费,也得自己出。还有些所谓的高端体检项目,听着高大上,但只要不是医生看病必需的,都得自费。
还有一些钱,是自己“作”出来的。有的人住院医院医保办是干什么的,总觉得不放心,非要让医生多给做几项检查,觉得查得越多越好。但是医生开的单子是根据病情来的,你额外要求的那些检查,超出了医生的医嘱范围,对不起,自己付钱。
像心脏病人用的支架,现在也有国产和进口的。医保可能会给你报销一个国产支架的钱,但你非要用更贵的进口支架,那就要自己补上中间的差价。这笔钱,也得自己掏。
最后一种就是骗保,这个性质最严重。要是被查出来伪造病历、空刷医保卡,不光要把骗走的钱全部退回来,还要负法律责任。
其实,国家出这个新政策,也不是为了不让大家看病。主要是以前有些地方太乱了,有的医院为了挣钱,不管病人需不需要,就一个劲地开贵药、开一堆检查,白白浪费了很多医保的钱。现在把规矩收紧,就是想把这些被浪费的钱省下来,用在那些真正得了大病、重病,急需救命的病人身上。小毛病就别老想着占便宜了。
所以现在大家去看病,一定要学聪明点。特别是要做手术、要住院之前,一定要拉着主治医生问清楚。手术要用什么材料?术后要用什么药?做的这些检查,到底哪些在报销范围里,哪些要自己掏钱?问清楚了,自己心里才有底。现在大一点的医院,都专门设了一个叫“医保办”的办公室,你要是搞不明白,可以直接去那里问,他们就是专门负责解释这些政策的。
家里有老人住院的话,子女更要多上心。每天的费用清单一定要拿来看一看,对一对账。像护工费、自己额外加的检查费、用的自费药,这些都是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别稀里糊涂地等到出院,看到一大笔自费金额才傻眼。手机上也能查到最新的医保药品目录,自己可以提前看看,千万别信网上那些乱七八糟的传言,说什么“灵丹妙药”,结果都是自费的。
这个规矩现在是越定越细了,估计以后还会根据情况调整。比如那个药品目录,基本上每年都会变动一次,有些药今年能报,明年可能就不能了。大家要多留意官方网站发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