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地理 > 正文内容

浦东补习班勒夏特列原理及其应用1

admin17小时前人文地理5

浦东补习班勒夏特列原理及其应用1

第14讲勒夏特列原理及其应用(1)

一、勒夏特列原理(即平衡移动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____、、

等),平衡就被破坏,并向着___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该原理适用于、

、、

等。

【例1】以下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A.升高温度NH4CI溶解度和水解程度都增人

B.加热氯化铁溶液,溶液变浑浊

C..打开啤酒瓶盖立即会气泡产生

D.400°C时V2O5催化活性最大

【例2)2005年是勒夏特列诞生155周年。卞列事实中,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

B.由出(g)、I2(g)、HI(g)组成的平衡休系,加压后颜色加深

C.实验室常川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D.500°C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例3】右

图是合成氨反应历程图,可知

A.使用催化剂使反应更完全

B.使用催化剂使反M放出热暈更多

C.a是合成氨没有使用催化剂的反应历程,

D.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例4】从冰箱里取出一瓶啤酒会产生气泡,请从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二、溶解平衡:溶解和结晶是同时进行的相反的两个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当溶质的溶解速

率和结品速率吋,固体溶质的质量的状态,称为溶解和结晶平衡,简

称溶解平衡。溶解平衡是一种平衡。

|司体溶质J解“溶液屮的溶质结品一

当___占主导地位吋,过程就表现为固体的溶解;当—占主导地位吋,过程就表现

为固体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当两过程处于“势均力敌”状态,也就是处于____状态。

溶解和结晶的关系可列表如K:

速率关系看到现象溶液状态

溶解速率结品速率溶质不断溶解不饱和溶液

溶解速率结晶速率

溶解速率结晶速率

另外,可借助溶解度来理解两者的关系:①当一定条件下,每l()()g水中所溶解溶质的质

量此时的溶解度,就表现为溶解;②若此时的溶解度,则表现为结晶;若两

者相等,则处于溶解平衡状态。

【例1】把Ca(OH)

放入蒸饰水中,一定时间后达到如下平衡:Ca(OH)2(s)^^Ca

2+

+2OH',

加入以下溶液,可使Ca(OH)

减少的是()

A.Na

S溶液B.AlCh溶液C.NaOH溶液D.CaCb

溶液

【例2】一定温度下,在氢氧化顿的悬浊液中,存在氢氧化顿固体与其离子间的溶解平衡关系:

Ba(OH)2(固体)产+2OET。向此种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氧化顿粉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中顿离子数n减小B.溶液中顿离子浓度减小

C.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D.pH减小

三、化学平衡

(1)化学平衡状态特征是:

①“动”即化学平衡状态建立吋,“v正____v逆_0”,它是一个“动态”平衡。

②“定”即化学平衡状态建立吋,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含量等

③“变”即当外界条件发牛改变吋,已建立起的化学平衡状态就会_____。(但-•段时间

后它乂会在新的条件下,建立起新的平衡状态)

(2)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

①对气体反应

反应inA(g)+nB(g)-----------pC(g)+qD(g)是否平衡

混合物体系

中各成分的

含量

各物质的质量分数或物质的量分数一定

各气体的体积分数••定

正、逆反应速

率相等

在单位吋间内消耗了mmolA,同吋也生成了mmolA,即

卩(正)=卩(逆)

浦东补习班勒夏特列原理及其应用1 第1张

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nmolB,同时也消耗了pmolC,即X

正)W(逆)

r(A):r(B):r(C):r(D)=m:n:p:q,

在单位时间内生成了nmolB,同时也消耗了pmolC

压强

in+nHp+q吋,总压强一定(其他条件一定)

m+n=p+q时浦东补习班勒夏特列原理及其应用1,总压强一定(其他条件一定)

②对任何可逆反应,判断是否达平衡的根本依据都是

(3).如何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①当v(正)>

(逆)吋,平衡向方向移动;

②当卩(正)(逆)时,平衡向方向移动。

(4).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1)浓度。增大反应物

的浓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方向移动;增大

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少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方向移动。

(注意:—和_____其物质的量变化时平衡不移动。)

(2)温度。升高温度,平衡向的方向移动,此

时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

速率都,但增大得更多;降低温度,平衡向的方

向移动;此时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速率都,但降低得更多。

(3)压强。增大压强,平衡向的方向移动;此时体积

增大的反应和体积减少

的反应速率都,但增大得更多;减小压强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情况,平衡向的

方向移动;此时体积增大的反应和体积减少的反应速率都,但减

小得更多。

(5).化工生产中反应条件的选择和控制

1.----------------------------------------合成氨N・2(g)+3H2(g)2NH

(g)

+Q(Q>0)

(1)____催化剂:合成氨使用的催化剂一

般是;

(2)温

度:合成氨的温度一般是500C,最主要的理由是 ;

(3) 压

强:合成氨的压强是1.5X10

Pa-2.0X10

Pa,理由是

(4) 循环利川:反应后的混合气体屮氨的体积分数约占15%,将氨分离后,将未反应的

氮和氢送回 0

2. 接触法制硫酸 2SO2+O2 2SCVQ (Q>0)

(1) 催化剂:使用的催化剂是 ;

(2) 温度:一般是

475°C,最主要的理由是 ____ ;

(3) 压

强:该反应选择在帘压下进行,理由是 ____

(4) 尾

气吸收;从吸收塔出來的气体还含冇S02,可用氨水吸收,可生成的鞍盐是

(写名称)O

【巩固练习】

1、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情况,N2+3H2 = 2NH3 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使平衡不发住移动的是()

A. 恒温压吋充入氨气 B.恒温恒容时充入

氮气

C.恒温恒容时充入氨气 D.恒温恒压时充入氨气

2、 可逆反应:CO (气)+N0

(气)=CC)2 (气)+N0 (气)—226kJ/mol,在下列情况下

不能使反应率加快的是 ()

A. 充入NO2 B.升高温度

C.减小压强,扩大容器体积 D.增加压强,缩小容器休积

3、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

(g)+B

(g) =2AB(g)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是 ()

A. 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B. 单位时|'可内有nmolA

成的同时就有nmolB?生成

C. 单位时间内冇nmolA

生成的同时就冇 生成

D. 单位时间内有nmolB

牛成的同时就有 牛成

浦东补习班勒夏特列原理及其应用1 第2张

4、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A.加热 B.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C.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 D.改用铁粉

5、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 反

应时间变化的]11|线如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M =N

B・S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情况,达到平衡

C. t3 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 匕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 倍

6、设 C+CO2 2C0; Q

+3H

2NH

; Q>0 反应速率为v

,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髙时,

B. 同时减小 C.力增大,巾减小

D.卩]减小浦东补习班勒夏特列原理及其应用1,巾增大

7、对于一•可逆反应,改变条件,达到平衡后,牛成物浓度增加,平

衡移动方向应是( )

8、 图屮a 曲线表示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 (g) +Y (g) —2Z (g) 程。若

使a 曲线变为b 曲线,可采取的措施是()

A.加入催化剂 B.增大Y的浓度

C. 降低温度 D.增大体系压强

9、 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原理如下:

(g)+3H

(g) =2NHs (g) +Q (Q>0)。

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介成氨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回答下列 问题:

(1) 要使H2 得到充分利用,可采用的措施是 :

a.加入氢气b.升温 c.加压 d.加催化剂

(2) 450°C 时,往2L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

和2.6 mol H”反应过程中NH3 物质的量的 浓度

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下农所示:

率为 mol/L • m;

(3) 升高温度,卩(正)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孑(逆) (填增大、减小或

不变),反应混合物小氨气的体积分数 (填增人、减小或不变);

(4) 下列叙述中,能说明该合成氨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 (填字母代号)。

A. 容器内的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B. 容器内的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C. 容器内N2、出、NH3 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3:2

D. 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N2,同时生成3a mol H

1()、某化学反应2AE=B+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反应物A的浓 度

(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浓\(可

温虜7

0 10 20 30 40 50 60

800°C

1.0 0.80

0.67 0.57 0.50 0.50 0.50

2 800°C

0.60 0.50 0.50 0.50 0.50 0.50

时(fi|/nun 5 H)

20 25 30

e(NII,)/(mol ・ f') 0.08 0.14 0. 18 0.20 0.20 ().20

反应开始的5 min 内,用消耗

氢气表示反应的平均反应速

A.同时增大

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不移动

X和巾的变化情况为(

D.不确定

3 800°C

0.92 0.75 0.63 0.60 0.60 0.60

4 820°C 1.0 0.40 0.25

0.20 0.20 0.20 0.20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 在实验1,反应在1()至20min 时间内平均速率为 mol/(L・min)。

(2) 在实验2, A的初始浓度C?= mol/L,反应经20min 就达到平衡,可推测

实验2 中述隐含的条件是 o

(3) 设实验3 的反应速率为匕3,实验1 的反应速率为vp 则v

_____ vi (填>、=、

、=、

加入微信交流群:************ ,请猛戳这里→点击入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全景资讯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qjnew.com/post/8390.html

分享给朋友:

“浦东补习班勒夏特列原理及其应用1” 的相关文章

欧洲小镇的独特人文风情与地理环境解析

欧洲小镇的独特人文风情与地理环境解析

欧洲,这片充满浪漫与神秘的大陆,孕育了无数美丽而独特的小镇。这些小镇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广袤的大地之上,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它们的独特人文风情与地理环境相互交融,形成了一幅幅令人陶醉的画卷。从地理环境来看,欧洲小镇的多样性令人惊叹。有的小镇坐落在宁静的山谷之中,被郁郁葱葱的山峦环绕,仿佛是大自...

地理环境对印第安人文艺术发展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印第安人文艺术发展的影响

地理环境,宛如一位默默的塑造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深刻地影响着印第安人的人文艺术发展。从广袤的平原到险峻的山脉,从茂密的雨林到干旱的沙漠,不同的地理风貌赋予了印第安人各异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从而在他们的人文艺术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在广袤无垠的平原地区,印第安人的人文艺术展现出一种雄浑与开阔的...

地理条件影响下的印度恒河人文文化

地理条件影响下的印度恒河人文文化

印度,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恒河宛如一条生命之线,贯穿其中,其地理条件对印度恒河人文文化产生了深远而独特的影响。从地形来看,恒河流域广阔而平坦,多为冲积平原。这种平坦的地形使得交通相对便利,人们的交流与往来更加频繁。不同地区的人们能够更容易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庞大的人口聚居地和繁华的城市。城市如瓦拉...

地理与人文:泰国普吉岛的热带旅游文化

地理与人文:泰国普吉岛的热带旅游文化

泰国普吉岛,这座位于印度洋安达曼海的明珠,以其绝美的热带风光和独特的旅游文化吸引着全球游客的目光。从地理角度来看,普吉岛地处热带地区,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温暖的阳光常年照耀,清澈湛蓝的海水一望无际,细腻洁白的沙滩绵延不绝。岛上的山脉与海洋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茂密的热带雨林覆盖...

地理资源对中国茶文化人文传播的影响

地理资源对中国茶文化人文传播的影响

中国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地理资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茶文化的人文传播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从地理环境来看,中国地域辽阔,横跨多个气候带,拥有丰富多样的地形地貌。南方的丘陵山地、江南的水乡泽国以及...

人文地理:澳大利亚悉尼港的海洋文化

人文地理:澳大利亚悉尼港的海洋文化

澳大利亚悉尼港,这座位于南半球的璀璨明珠,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海洋文化而闻名于世。悉尼港宛如一幅巨大的画卷,将大海的浩瀚与人类的智慧完美融合,展现出独特而迷人的魅力。悉尼港的海洋文化源远流长,它承载着澳大利亚的历史、传统和精神。从最早的原住民部落与海洋的亲密接触,到欧洲殖民者的到来,再到现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