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经济 > 正文内容

“放款快、低息、无担保、不录征信”?警惕广告背后的贷款陷阱

admin5小时前金融经济3

“放款快、低息、无担保、不录征信”?警惕广告背后的贷款陷阱

临近年底,大家的花销可能也变多了。而在资金短缺时,借贷会成为不少人的选择。

不过,如果您看到了宣称“放款快、低息、无担保、不录征信”等极具诱惑力的贷款广告时,务必要提高警惕。这些看似诱人的宣传背后,往往暗藏猫腻。

前不久,上海的一些居民就陷入了所谓“砍头息”的贷款陷阱。

今年以来,上海警方陆续接到多起报案称,自己通过一些手机App贷款后,被对方强行收取了30%~60%不等的“砍头息”。

“放款快、低息、无担保、不录征信”?警惕广告背后的贷款陷阱 第1张

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民警 程阳煦:“砍头息”实际上就是预先收取一定比例利息的一种放贷的方式。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两年内放贷10人次以上,借贷利率超过了年化36%小广告贷款安全吗,达到了一定的金额,就有可能是涉嫌非法经营罪。本案的犯罪团伙收取的是30%的“砍头周息”,折合成年化利率的话至少达到了年化1500%以上,是远超于36%这个法律红线的。

“放款快、低息、无担保、不录征信”?警惕广告背后的贷款陷阱 第2张

如此明显的“高利贷”行为,为什么会让被害人身陷其中?

警方侦查发现,这些放贷方式由传统的线下操作,转为线上短信推介、App下款,变得更为隐蔽而快捷。

“放款快、低息、无担保、不录征信”?警惕广告背后的贷款陷阱 第3张

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民警 程阳煦:借款人收到一些打着“低息、无抵押、高额度、快下款”等迷惑性字眼的短信链接,一方面借款人可能确实是有资金方面的需求,另外一方面他也想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少的额度,所以就点击了相关链接。

“放款快、低息、无担保、不录征信”?警惕广告背后的贷款陷阱 第4张

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经侦支队民警 许达:首先他在点App时并不知道是放高利贷的,确实是要借钱但不想借高利贷。其次,他点进去以后,这个App会自动生成一个额度,这不是他想要的额度,比如只想要2000,但突然额度调成5000,借贷人并没有自主选择权。第三,就是显示的额度和收款的额度是不匹配的,显示5000,实际上只收到3980小广告贷款安全吗,这种“砍头息”在借钱时就直接砍掉。

“放款快、低息、无担保、不录征信”?警惕广告背后的贷款陷阱 第5张

就这样,很多借款人稀里糊涂地就收到了贷款,而且,这笔钱在到手时就已经提前扣除了高额的“砍头息”。

“放款快、低息、无担保、不录征信”?警惕广告背后的贷款陷阱 第6张

“放款快、低息、无担保、不录征信”?警惕广告背后的贷款陷阱 第7张

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民警 程阳煦:根据App的要求,借款人上传了自己的相关信息,之后,借款人在实际不明知借款的金额、利率、期限等关键要素的情况下,就莫名其妙地被放款了。

“软暴力”催收 借款人及亲友不堪其扰

反常的高利率让很多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此时,嫌疑人却早已通过手机App掌握了被害人的大量个人信息,只要还款期限一到,他们就开始进行“软暴力”催收。

报案人 黄女士:手机异常了,不停地跳出来验证码,好多好多吓死人了,从来没这么多过。

这是今年7月上海的黄女士向警方报警的一段录音,她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遭遇了短信轰炸。警方调查发现,她收到这些短信的原因“放款快、低息、无担保、不录征信”?警惕广告背后的贷款陷阱,竟是因为自己的哥哥此前在网上借贷,还不上钱了。

“放款快、低息、无担保、不录征信”?警惕广告背后的贷款陷阱 第8张

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民警 程阳煦:嫌疑人对借款人的工作同事、亲朋好友进行电话、短信的骚扰,这能够对借款人形成更大的压力,因为非常害怕自己借款的事情被其他人知道。

“放款快、低息、无担保、不录征信”?警惕广告背后的贷款陷阱 第9张

借款人无力还债,催收的骚扰短信却发到了亲朋好友手机上,这就是嫌疑人逼人还钱的手段。但这些亲朋好友的联系方式,又是如何被对方掌握的呢?

警方从大量被害人的经历中了解到,这些网贷App从下载开始就充满了套路。首先,这些App根本无法在官方应用市场里找到。

“放款快、低息、无担保、不录征信”?警惕广告背后的贷款陷阱 第10张

被害人 沈先生:从其他途径下载,下载的同时还要点击信任,信任基本上就同意它读取手机中的通讯录、软件列表之类的。

绕过监管的这些非法网贷App一经下载,就要求用户开放手机的隐私权限,包括通讯录、相册在内的诸多个人信息早就被对方完全掌握。

“放款快、低息、无担保、不录征信”?警惕广告背后的贷款陷阱 第11张

被害人 黄先生:一开始先让你输入想借的钱,点进去后再输入个人信息,比如名字、身份证、银行卡号、银行卡的一点信息等,信息输进去之后还要手持身份证拍照“放款快、低息、无担保、不录征信”?警惕广告背后的贷款陷阱,正反面都要上传,上传之后他好像是会审核的。

很多被害人不堪家人被骚扰的压力,在对方诱导下,又连续下载多个网贷App小广告贷款安全吗,直至陷入无法自拔的债务怪圈。

“放款快、低息、无担保、不录征信”?警惕广告背后的贷款陷阱 第12张

“放款快、低息、无担保、不录征信”?警惕广告背后的贷款陷阱 第13张

被害人 沈先生:周而复始,实际上自己用也没用到多少,利息就产生了一大笔,光利息就付了24.8万元,25万元不到。

犯罪团伙组织架构清晰 分工明确

通过数月的侦查,警方逐步摸清了犯罪嫌疑人的行踪,并梳理出犯罪团伙的组织架构。今年7月,上海警方展开了集中收网行动。

经查,自2022年10月起,犯罪嫌疑人张某等人开发、运营境外非法网贷App软件,并招聘数十人组成职业化非法放贷犯罪团伙,团伙内部分别有App开发设计、群发短信引流,放款运营和催收四种分工。

今年7月,上海警方开展集中收网行动,对App开发、引流、催收等环节进行全链条打击,将张某为首的22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

“放款快、低息、无担保、不录征信”?警惕广告背后的贷款陷阱 第14张

经审讯,嫌疑人对于参与以收取“砍头息”的方式非法放贷的事实供认不讳。

犯罪嫌疑人 蔡某:如果借款人只要求3000元的话,我们会给他放30%的利息,到手是2150元。

民警:你知道国家规定的利息是多少吗?

犯罪嫌疑人 蔡某:我知道,大概是年化利率36%。

“放款快、低息、无担保、不录征信”?警惕广告背后的贷款陷阱 第15张

据犯罪团伙成员交代,他们除了每月有17000元左右的固定工资外,还会根据业绩和工作量拿到不同比例的提成,因为“高利贷”的利润是相当可观的。

“放款快、低息、无担保、不录征信”?警惕广告背后的贷款陷阱 第16张

目前,上海警方依法取缔20余个非法App,查实该犯罪团伙累计非法放贷5.6亿元。案件侦办和追赃挽损工作仍在进行中。

“放款快、低息、无担保、不录征信”?警惕广告背后的贷款陷阱 第17张

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一支队副支队长 王勇:警方提示广大群众,在借款时要通过正规的银行、机构进行借款,不要轻信短信提醒,那种短期借款、无征信、快速放款、低息这种口号,防止陷入了高利借贷的陷阱。另外还要注重自己的个人征信,理性借款。

(总台央视记者 陈昱 刘苏)

加入微信交流群:************ ,请猛戳这里→点击入群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全景资讯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qjnew.com/post/8310.html

分享给朋友:

““放款快、低息、无担保、不录征信”?警惕广告背后的贷款陷阱” 的相关文章

基金市场爆款频出,明星基金经理业绩亮眼

基金市场爆款频出,明星基金经理业绩亮眼

在当今的金融市场中,基金领域无疑是最引人瞩目的板块之一。近年来,基金市场爆款频出,众多明星基金经理凭借其卓越的投资眼光和出色的业绩表现,成为投资者眼中的璀璨明星。基金市场的爆款现象,反映了投资者对优质基金产品的高度认可和追捧。这些爆款基金往往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的资金流入,规模迅速膨胀。其背后的原因...

证券行业佣金费率持续下滑,券商竞争激烈

证券行业佣金费率持续下滑,券商竞争激烈

在当今的金融市场中,证券行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其中佣金费率的持续下滑成为了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而这也使得券商之间的竞争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佣金费率的持续下滑,犹如一场悄然降临的风暴,席卷了整个证券行业。过去,投资者在进行证券交易时,往往需要支付较高的佣金费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投资者的交易积...

互联网保险市场乱象整治,规范销售行为

互联网保险市场乱象整治,规范销售行为

在当今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保险市场如同一颗璀璨的新星,迅速崛起并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伴随着其快速发展的步伐,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乱象,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市场的健康秩序。因此,整治互联网保险市场乱象,规范销售行为已刻不容缓。互联网保险市场乱象丛生,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便是虚假宣传。一些...

债券违约事件增多,投资者风险意识增强

债券违约事件增多,投资者风险意识增强

在当今金融市场的舞台上,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正逐渐凸显——债券违约事件的增多。这不仅对债券市场的稳定运行产生了冲击,也促使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在悄然之中不断增强。债券违约事件的增多,宛如金融领域的一阵强风,掀起了层层波澜。从曾经较为罕见的个案,到如今逐渐呈现出的多发态势,这背后反映出了经济环境的复杂性以及...

金融科技赋能风险管理,精准识别风险

金融科技赋能风险管理,精准识别风险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金融领域,风险管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随着金融市场的日益复杂和全球化,传统的风险管理方法逐渐显得力不从心,而金融科技的崛起为风险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和手段,使得精准识别风险成为可能。金融科技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对海量的金融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这些数据...

绿色债券发行量再创新高,支持环保项目

绿色债券发行量再创新高,支持环保项目

在当今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绿色债券作为一种创新的金融工具,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绿色债券发行量持续攀升,不断刷新历史纪录,以其强大的资金支持,为环保项目的推进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绿色债券的发行量再创新高,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它不仅反映了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也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