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清洗做不好,整个中台都白搭!
数据清洗做不好,整个中台都白搭!
这几年数据清洗用到什么工具数据清洗做不好,整个中台都白搭!,很多企业都在做数据中台,从建平台、连数据,到推BI、搭指标、做分析,大量人力物力全都砸进去了。平台也上线了数据清洗用到什么工具,数据也看得见,仪表盘一顿酷炫展示,可老板一句话就让场面瞬间冷了下来:
“这数据可靠吗?”
你找业务,业务说:“我们不敢用,有问题。”
你问数据开发:“我们是从源头系统抽的,逻辑很简单。”
你看BI:“我们只负责展示。”
最后大家一通甩锅,得出的结论就是: “数据质量有问题。”
说白了,数据清洗没做好。
你可能觉得数据清洗就是写几条 SQL、改改格式、去个重、补几个空值的事。但真相是:
数据中台最后能不能用,核心不在平台,而在你前期清洗做得扎不扎实。
这篇文章,我们就来系统聊聊:
一、数据中台为啥“做完了”却没人用?
很多公司建完中台,都会遇到几个典型问题:
表面上看,这些问题是“口径统一”“数据血缘”“指标治理”的事,听起来很中台、很架构,但根子在清洗阶段就没做好。
很多中台项目的失败,不是技术不到位,而是数据还没“洗干净”,就开始推分析、搞建模、给业务看报表,最后数据没人信,系统没人用。
二、数据清洗到底是个什么事?
简单说,数据清洗就是让一堆“不干净、不能直接用”的原始数据,变成“可以看、能分析、能用来决策”的数据。
数据清洗 ≠ 简单清理脏数据
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个系统性工作,至少包括:
数据去重:一条数据出现多次,怎么判断保哪一条?格式标准化:不同系统时间格式、金额字段、标识字段不一致,怎么统一?缺失值处理:哪些字段必须补?补什么?能不能用默认值?错误值修正:金额为负、时间倒退、性别字段为“3”,怎么处理?主键规则校验:一个客户对应多个ID怎么办?多个客户共用一个手机号怎么分?字段映射与口径定义:一个“渠道”字段在销售是“天猫”,在客服是“电商”,到底怎么归一?
这些都不只是“SQL写得好不好”的问题,而是要懂数据结构 + 懂业务逻辑 + 懂使用场景的综合活。
三、数据清洗难在哪儿?不是你想得那么简单
说到底,清洗不是难在技术,而是难在这些地方:
1)业务规则藏得太深
很多字段你以为是“交易金额”,其实是“含券金额”;你以为的“下单时间”,其实是“付款时间”;不同部门叫法一样,底层口径天差地别。
不和业务聊透,清洗越做越偏。
2)历史遗留太多
比如早期系统没有“用户ID”,靠手机号当主键,后来加了ID,结果历史数据全乱了。你要做客户分析时,发现一个客户被拆成了三条,还都带有交易记录。
这些事,靠写脚本补不完,得结合“业务认知+系统演变”逐层清理。
3)数据来源多,结构不统一
一个订单数据数据清洗做不好,整个中台都白搭!,可能来自OMS、ERP、CRM多个系统;一个客户标签,来自会员系统、CDP、埋点行为。这些系统表结构、字段命名、更新频率、质量状况天差地别。
你不统一建模标准,就很难搞清楚哪些是主数据、哪些是参考数据,哪些是实时流、哪些是准实时、哪些是一天一更。
4)清洗目标不清晰,越洗越乱
很多公司清洗数据没有目标,开发说“业务要干净数据”,那怎么叫“干净”?标准是什么?谁来定义?没人说得清。
于是就出现这种局面:
这时候不是BI的问题,是你清洗没按“谁用 + 怎么用”做目标拆分,盲目追求“通用”。
四、那数据清洗到底该怎么搞?
FDL是一款专门做数据集成的低代码工具,可以接入并整合各种类型的数据,集中进行管理。
通过简单拖拽交互即可实现数据抽取、数据清洗、数据到目标数据库的全过程。它的链接我就放在下面了,大家可以自己动手试用一下,复制到浏览器打开即可在线体验:
Step 1:明确清洗目标(以“能用”为标准)
在动手之前,先搞清楚:
这一步决定了后续清洗流程的“范围”和“标准”。
Step 2:接入数据源,配置抽取节点
支持多种数据源连接(如 MySQL、SQL 、、Excel、API 等)。你可以在【数据源管理】中统一配置。
进入“流程开发”页面后,新建一个“数据同步流程”,添加数据提取节点,配置字段范围和增量规则(例如:按时间字段过滤近三个月的数据)。
Step 3:构建可视化清洗流程(拖拽式)
可以像画流程图一样拖节点,构建完整的数据清洗链路,支持:
常见清洗节点组件(拖拽方式):
Step 4:字段血缘 & 清洗规则管理
每个节点都可以查看输入字段、输出字段、处理逻辑。 会自动生成 字段血缘关系,用于后续数据追踪和问题定位。
建议你配合:
Step 5:配置清洗后校验 & 质量监控
可以为清洗后的数据添加“质量监控节点”:
Step 6:输出到目标系统 or 数据中台表
清洗后的数据可写入:
也支持按调度计划定时运行数据清洗用到什么工具,如每日凌晨清洗前一天数据。
五、如何保证清洗流程的可维护性?做到三清:版本控制建议:结语:数据中台落地的第一性问题,是数据能不能信
很多中台项目到最后“形似神散”:
这时候你再去升级平台、改技术栈,都晚了。
根子在于:
你一开始的数据没洗干净。
所以我们说,中台真正要走通,第一件事,不是搞技术选型,也不是连数据源,而是:
把那些“该补的值补全”“该标准化的字段标准化”“该定义清楚的字段定义清楚”——把数据洗干净。
清洗,是数据中台最不起眼但最决定成败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