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碟机5年内将被淘汰 是预言还是炒作
影碟机5年内将被淘汰 是预言还是炒作
影碟机5年内将被淘汰 是预言还是炒作
2006年09月16日 03:24 中国消费者报
两年前,比尔·盖茨的“DVD技术将在10年内淘汰、让位于网络”观点一语惊人。近期一些媒体报道国内某企业推出了U盘电视,该企业负责人表示,电视机+U盘+电影网站的全新模式(用U盘从网上下载节目直接插入电视机后观看)将对以前的电视+DVD机+DVD碟片模式带来巨大冲击,影碟机可能在5年内被淘汰,再次引起了业内外强烈反响。
影碟机真的要在几年内退出市场?影碟机在未来的数字家庭时代命运将如何?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机构的研究专家、碟机生产企业和市场分析公司的相关人士。
新品推广勿成“预言”炒作
陆达 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谈一个产品的市场前景影碟机现在还有没有用啊,首先是要深入分析决定市场的物质化因素,而非人为炒作。企业推广新产品本身无可厚非,但动辄就说取代或者淘汰另一种产品,并不科学。
影碟机和光盘的市场生命力是由自己的物质化因素决定的影碟机5年内将被淘汰 是预言还是炒作,主要包括它的技术特征和经济特征。与U盘、移动硬盘和MP4等存储载体相比,光盘是目前所有存储格式中成本最低廉的载体。与网络传输相比费用也是相当低廉的,网络传播1兆字节需要多少钱?光盘播放需要多少钱?这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上的差别。在保存和寿命方面,光盘有着U盘和其他载体不可比拟的优势,目前国家档案的存放也是用光盘的。
基于DVD技术的影碟机产品,未来可能会以社会功能转换为主。至于在未来网络传输足够便捷的数字家庭时代,目前很难判断影碟机产品将以哪种新的生存方式出现,或许将以机顶盒、娱乐控制中心等变体存在。但影碟机继续发挥自身的优势、综合各种技术进行发展是一个方向。
光存储成本低 便于发行
樊文建 新科销售中心副总经理
无论是比尔·盖茨当年的言论,还是近期媒体炒作的“5年淘汰、取代说”,其实都是企业根据自己利益出发的一家之言。按照这些预言的逻辑,我也可以做一个很经典的预言:“地球肯定要灭亡的。”但这又有多少实际意义呢?
任何家电产品或者任何事物都有生命周期,但它的生命活力是需要市场检验的。目前国内外企业对影碟机的资金、技术投入非常大,特别对高清碟机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如果说DVD技术和碟机在5年或10年中将被淘汰,这是否意味着这些投入根本没有意义?实际上,目前如东芝、索尼等国外企业,在光存储和磁存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上是采取一并重视的态度的。
光盘载体跟其他存储格式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单位成本低、方便发行。一个正版的DVD碟片10元钱左右,以光盘容量大约5G和9G的 D5、D9光盘为例,1G的容量只需要1-2元钱,而同样容量的U盘或其他数码产品价格至少在上百元,从影音播放来说,发行商一次性发行U盘肯定是不现实的。
电视机+电影网站的模式,还需要注意合作网站资源的丰富性,单个合作网站的影音资源与市场上的光盘产品相比无疑不够丰富。诚然,目前人们从网上可以下载到非常多的免费影音资源影碟机5年内将被淘汰 是预言还是炒作,但这里涉及到一个版权问题。网络资源的防盗版问题在目前是一个难题,一个产业如果靠盗版支撑是不长久的。作为硬件生产商,需要重视硬件和内容协调发展,损害节目内容商的利益不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
产品的生命力取决于市场需求
袁勃 IDC中国跨产品研究部高级分析师
考虑到下一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光存储技术的前景,以及数字内容播放和版权保护等因素影碟机现在还有没有用啊,我的基本观点如下:
第一,当前中国普通DVD播放机的市场销量是稳定的。在未来5年内,高清DVD播放技术将继续健康发展,DVD介质的单位存储成本将进一步下降。但有一个现象,就企业级应用而言,目前光盘存储的应用在减少。
第二,DVD技术能否完全被网络取代,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取决于网络能否承载数字高清内容的传播要求,取决于数字内容的版权能否得到切实保护。
第三,可录电视(按存储介质可分为硬盘、U盘、DVD)是厂商在电视附加功能上的有益探索,能否在市场上取得成功,还要看消费者对节目录制的需求和对成本增加的接受程度。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某些高端的DVD播放机和数字机顶盒也可提供录制存储功能。
新生活方式将影响影音播放市场
赵亚洲 易观国际半导体与消费电子高级分析师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数字电视产业的兴起影碟机现在还有没有用啊,在影音播放市场中,光存储基础上的影碟机产品市场地位会受到影响,但仍会有市场是不容置疑的。
因为网络资源的丰富性,目前已经有一些时尚的消费者开始习惯于采用U盘、移动硬盘、MP4下载、欣赏影音资源的生活方式。这些存储载体擦写新的信息方便,适合于一次性消费。网络生活对影碟机市场有影响,但消费是多元的,有的消费者喜欢收藏一些碟片。
目前,互联网视频业务刚刚起步,但市场收入增长迅速,可以预见,有线数字电视的互动点播业务也会在近几年有所发展。人们进行影音消费的渠道更为多元,不过,在5年、10年后谁会是市场的强势主体,还需要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来决定。
“影碟机淘汰说”过于偏颇
薛巧根 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光盘产业推进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企业在推广自己的新产品时采取一定的商业策略是可以理解的,但说影碟机或DVD技术将在未来几年内被淘汰,没有经过深度、全视角的市场分析,这个预言过于偏颇。
不可否认,目前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一些依赖于互联网的生活方式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但通过互联网把影音资源下载到电脑,或者通过U盘等载体插入电视播放,或直接在网上消费,目前仍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比如网络带宽下载速度的限制、节目源的限制等等。
就节目源而言,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节目内容商不可能提供无限量的免费影音资源。涉及到节目内容商的利益问题,我们需要提防几点:一是有的影音资源提供者会暂时免费提供影片,但大片、好片仍要收费,有的可能会在吸引一定用户群后收取相关费用;二是网络资源的版权问题,目前网络资源极为复杂,非法拷贝非常多,在网络版权得到充分保障的情况下,网络资源的下载费用是多少仍是一个未知数。
光存储产品的性价比是其他技术无可比拟的,它又便于节目商发行,受到节目内容商的支持,是目前最具实效的载体。另外,人们的消费习惯、消费水平也是多元化的,说未来几年内以一种方式、一种新产品完全替代影碟机是不可能的。比如说VCD产品,自上世纪末开始受到DVD产品的市场冲击和挤压,但目前仍在我国不少农村市场有一定份额。
无论对DVD产业还是对DVD市场,我都抱有乐观的态度。目前DVD仍是我国消费类电子产品中出口额最大的产品,产业方面也正朝着一个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移动DVD、刻录DVD产品都在大量推向市场,国内的高清碟机市场也是方兴未艾,充满了活力。
创新给DVD产业注入新活力
肖清华 万利达企划部经理
不可否认,近年来台式DVD碟机的市场有往下走的趋势,但基于DVD技术基础的新产品在这几年不断出现,DVD产业在创新中充满了活力。
近年来台式DVD碟机的销售下滑是一个趋势,这在销售统计上尚未明显体现,但我们认识到市场购买力有削弱的迹象。然而,碟机家族中一些新产品的市场在逐渐做大,我们的移动DVD一年出口量即达到了几百万台,碟机市场在整体上来说仍是富有活力的。
综合技术的应用使碟机业面临各种新机会。万利达现在有液晶电视、GPS等八大业务,但我们对DVD产品的前景仍然看好。综合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多,比如把DVD功能做进电视机里,把电视机功能做进DVD中;把即插即用式DVD模块做进液晶电视的扩展模块,功能增加了,也方便维修。再比如在今年5月新上市的无绳电视移动DVD,共有7英寸、8英寸、14英寸三款推向了市场,市场反映相当不错,而它本质上仍是DVD碟机产品。
中国市场这么大,国际市场这么大,在未来几年内以某种产品完全取代碟机产品是不现实的。科技在往前发展,影碟机的技术同样在发展,从长远来说,影碟机将会被什么新产品取代影音播放主流位置,还需要市场竞争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