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AI与科技 > 正文内容

两家千亿市值巨头筹划合并,央企重组整合路径明晰

admin12小时前AI与科技5

两家千亿市值巨头筹划合并,央企重组整合路径明晰

两家千亿市值巨头筹划合并,央企重组整合路径明晰 第1张

“南北船”合并五年之后,中国船舶集团迎来最大的一次资产重组。

9月2日晚,中国船舶集团下属两家A股上市公司——中国船舶(.SH)和中国重工(.SH)均发布公告称,双方正在筹划由中国船舶通过向中国重工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

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在公告中表示,此举旨在进一步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兴装强军主责主业、加快船舶总装业务高质量发展、规范同业竞争、提升上市公司经营质量。

本次重组完成后,存续上市公司中国船舶的资产规模、营业收入规模、手持船舶订单数将领跑全球,成为世界第一大旗舰型造船上市公司。

业内分析,此次中国船舶集团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中国船舶、中国重工深化改革,将解决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之间的同业竞争问题,并推动中国船舶集团内部各成员单位的专业化和系统化发展,提升中国船舶集团海外竞争力以及中国造船国际影响力,有望实现“1+1>2”整合效果。今年以来,央企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明显加快,在国企改革政策有力推动下,央企通过并购重组实现产业链整合,有助于提升经济运行效率,接下来或将继续提速。

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2019年,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实施联合重组,经历20年的拆分后重新合并为中国船舶集团。此后,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市公司进行新一轮重组。2019年8月,中国船舶集团确定336亿元的资产置换方案,以消除中国船舶和中船防务(.SH)间的同业竞争问题。2022年8月,集团作价225亿元重组了柴油机动力业务;当年10月,集团作价92亿元将风电等相关新能源领域资产注入中船科技(.SH)。

船舶总装作为中国船舶集团军民船业务的核心业务,主要由中国船舶、中国重工承担。中国船舶是全球造船龙头企业,全球市占率约11%(以完工载重吨计),也是中国船舶集团下属产能最大、产业链最全、技术实力最强的核心军民船舶上市公司,旗下拥有江南造船、外高桥造船、广船国际等国际知名造船企业,设计建造能力全面覆盖世界造船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

两家千亿市值巨头筹划合并,央企重组整合路径明晰 第2张

中国重工则是国内领先的舰船研发设计制造企业,旗下拥有大连造船、武昌造船、北海造船等国内顶尖造船企业及大连船推、武汉重工等舰船配套企业,主要业务涵盖海洋防务及海洋开发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深海装备及舰船修理改装、舰船配套及机电装备、战略新兴产业等五大板块。

可见,中国船舶、中国重工在船舶总装领域业务重合度较高,构成同业竞争。而此次重组,将解决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之间在总装业务领域的同业竞争问题。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吴刚梁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继集团层面合并之后,这次两船重组是上市公司平台的整合,体现了“一企一业、一业一企”原则,有利于中央企业内部实现优质生产资料和人才资源的有效聚集、高效利用,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源配置更加合理,防止重复建设与同质化竞争。

中国企业联合会特约高级研究员刘兴国告诉第一财经,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的吸收合并,是国资央企专业化整合持续深化推进的新案例。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都是中船集团的子公司,均形成了涵盖船舶制造、船舶维修、机电设备等船舶总装全产业链生产制造体系,在核心业务上具有相同或互补之处,将二者进行整合两家千亿市值巨头筹划合并,央企重组整合路径明晰,既有助于消除上市公司的同业竞争问题,也有助于优化企业资源配置。

刘兴国分析,二者船舶总装业务的整合,可以快速提升中国船舶的总装能力,进而相应增强中国船舶的订单承接能力与议价能力。二者船舶制造与舰船研发设计业务的整合,则有助于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增强中国船舶的技术实力与综合竞争力。因此,通过此次重组整合,可以在多方面实现“1+1>2”的效果。

华泰证券称,此次重组将深度整合中国船舶、中国重工的优势科研生产资源和供应链资源,促进造修船先进技术的深度融合升级。其预计合并后新上市公司2024—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为53.6亿元、90.4亿元和117.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合并重组的背景,是行业处在造船市场高度景气、新船价格连续上行的周期。今年以来,航运市场在红海危机等因素影响下高位上涨,运力周期性更替、海事业绿色变革等因素持续驱动造船市场需求旺盛,船舶行业保持高景气度。

今年上半年,2家公司业绩大幅增长。据公司半年报,中国船舶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60.17亿元中船科技重组最新情况,同比增长17.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12亿元,同比增长155.31%;中国重工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21.02亿元,同比增长31.05%;归母净利润5.32亿元,同比增长177.13%。

中国船舶集团称,本次重组将整合中国船舶、中国重工的优势科研生产资源和供应链资源,促进造修船先进技术的深度融合升级,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中国船舶、中国重工及下属企业深化改革,改善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实现产业经营与资本运营融合发展、相互促进,发挥协同效应,实现优势互补。

央企重组整合加速

两家千亿市值巨头筹划合并,央企重组整合路径明晰 第3张

今年以来,国资委、证监会等部门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加快并购重组接连发声,多次提出,“加大并购重组改革力度,多措并举活跃并购重组市场”“鼓励上市公司聚焦主业,综合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支持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进行了系统部署。其中提到中船科技重组最新情况,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国资委主任张玉卓日前表示,总的考虑是要着眼于发展壮大实体经济,结合“十四五”规划的深入落实和“十五五”规划的谋划实施,以市场化方式推动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和前瞻性布局,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统筹配置国有资本,有力推动“三个集中”,即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2024年是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3~2025年)的攻坚之年,要力争完成70%以上主体任务。作为本轮国企改革的重点任务两家千亿市值巨头筹划合并,央企重组整合路径明晰,加大市场化整合重组力度,成为2024年改革工作的重头戏。

今年央企重组整合明显加速。中国稀土、中国五矿、国药集团、中国华润、中国电信等一批大型央企正在加速推进重组整合。比如,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今年年初,中国稀土集团宣布与广东稀土集团进行整合重组。此次整合进一步实现了我国稀土资源的集中管理和优化配置,促进稀土产业的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有助于增强我国稀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国药集团、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中国华润等央企纷纷宣布整合重组新动作:中国华润旗下华润双鹤拟斥资31.15亿元收购控股股东北药集团持有的华润紫竹100%股权;国药集团拟以154.5亿港元私有化中国中药;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拟与重化医药开展重庆医药的战略整合,重庆医药为上市公司重医控股的控股股东。

在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船科技重组最新情况,今年3月,中国华润斥资117亿元投资并购获得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实控权。长电科技是国内最大的半导体封测厂,此次整合重组,长电科技将与中国华润旗下半导体企业华润微产生业务协同,中国华润对半导体产业的布局将进一步深化。

国资委明确,国资央企要围绕服务国家战略深化改革,推动国有企业把充分发挥战略功能价值放在优先位置,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围绕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改革,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化为手段,突出主业、聚焦实业,更加注重做强和做优,推进国有企业整合重组、有序进退、提质增效,积极布局产业新赛道,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对第一财经表示,推动国有企业整合重组、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是今后五年国企改革最重要的一条主线,是更好激发国有经济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的重要一招,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动作。预计在2029年前形成一个新的国有经济布局,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将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加入微信交流群:************ ,请猛戳这里→点击入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全景资讯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qjnew.com/post/7666.html

分享给朋友:

“两家千亿市值巨头筹划合并,央企重组整合路径明晰” 的相关文章

AI 算法优化,推动智能交通系统高效运行

AI 算法优化,推动智能交通系统高效运行

在当今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智能交通系统正逐渐成为城市交通的未来发展方向。而 AI 算法的优化,则如同引擎的强大助推力,为智能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行注入了无尽的活力。AI 算法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可谓广泛而深刻。从交通流量的实时监测与预测,到交通信号灯的智能调控,再到车辆路径的优化规划,AI 算法都发...

区块链与 AI 结合,保障数据安全与可信

区块链与 AI 结合,保障数据安全与可信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已成为企业和个人最为重要的资产之一。随着数据的不断增长和共享,数据安全与可信问题也日益凸显。传统的数据安全技术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数据泄露、篡改和伪造等。而区块链与 AI 的结合,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望在保障数据安全与可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区块链,作为一种去中心...

游戏产业融入 AI,打造沉浸式游戏体验

游戏产业融入 AI,打造沉浸式游戏体验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游戏产业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AI(人工智能)的融入为游戏世界注入了新的活力,引领着游戏体验向沉浸式的方向迈进。AI 在游戏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从游戏角色的智能行为到游戏剧情的智能生成,从游戏场景的智能渲染到游戏交互的智能优化,AI 无处不在。它仿佛是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

AI 在教育考试应用,实现智能阅卷

AI 在教育考试应用,实现智能阅卷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教育领域也在不断探索创新的技术应用,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其中,AI 在教育考试中的应用——智能阅卷,正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一大亮点。智能阅卷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考试试卷进行自动批改和分析的过程。它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对试卷上的文字、符号等进行识别和提取,再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答案进行...

AI 在智能健身设备中的应用,提供个性化健身方案

AI 在智能健身设备中的应用,提供个性化健身方案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科技的进步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其中智能健身设备的兴起更是为人们的健康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机遇。而 AI 在智能健身设备中的应用,更是将个性化健身方案的提供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智能健身设备借助 AI 技术,能够实时监测用户的运动数据,如心率、步数、消耗的卡路里等。通过这些数据的收集...

AI 在智能投影仪中的应用,提升投影效果与交互体验

AI 在智能投影仪中的应用,提升投影效果与交互体验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智能投影仪以其便捷、的投影效果,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而 AI 技术的融入,更是为智能投影仪带来了全新的变革,极大地提升了投影效果与交互体验。AI 提升投影效果方面,首先体现在图像优化上。通过 AI 算法,智能投影仪能够对输入的图像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它可以自动识别图像中的各种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