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南昌市2021年城区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招录办法发布
南昌市2021年城区小学升初中免试就近入学招生录取日程安排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报道,郑周贇记者于7月16日得到消息,南昌市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南昌市2021年城区小学升初中免试就近入学招生录取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正式公布。该办法规定,公办初中学校的招生录取分为两个批次,第一批次的时间定于7月24日至26日,第二批次则安排在8月7日至9日。小升初系统的双确认环节,各批次截止时间定于7月26日17时、8月9日17时。若至那时,仍有外地返回南昌的学生以及随迁子女尚未得到安排,南昌市教育考试院将在7月28日至8月6日期间,对他们进行集中接收和统筹协调处理。
录取规程:
未经信息采集 一律不予办理小升初录取
根据规定,南昌市城区户籍的小学毕业生以及符合条件来南昌的人员随迁子女,均需通过“南昌城市大脑”学位信息一键查询功能,提取学生家庭户口、合法常住固定住所(包括房产证或不动产权证、居住证以及经房管部门审核备案的房屋租赁合同)等相关信息,并录入系统。在此过程中,系统会根据学生本人的身份证号码自动生成一个独一无二的报名序号和信息采集序号。
城区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教育,主要通过公办和民办初中两条途径进行网络招生。在公办初中招生方面,入学资格的确定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划分学区进行招生,依据城区和开发区内义务教育学校所划定的招生区域,确保区域内的小学毕业生能够顺利升入初中,并按照类别和顺序分批次进行招生;二是实行对口直升的招生方式。本年度,经开区、高新区以及其它城区的一些九年一贯制学校依旧坚持按照对口原则,招收本学区范围内的小学毕业生进入初中学习。
小升初的录取过程已全面采用网络化管理,小学应届毕业生需通过“南昌城市大脑”平台查询初中录取情况,而初中招生学校则需在“小升初信息管理系统”中查阅初一新生名单。
所有未通过“南昌城市大脑”信息收集的学生,将无法进行小升初的录取手续。任何未获得市教育局认可及市教育考试院网络录取的学生,若自行招生入学,将不会获得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考籍。
对口直升入学:
滨江学校、团结路学校等15校实施小升初对口直升
依照相关法规,2021年度南昌市城区内若干学校执行了小升初直接升学政策,具体包括:东湖区的滨江学校和扬子洲学校;西湖区的团结路学校;青云谱区的南昌二十八中教育集团江铃学校(南昌市象湖实验学校的小学毕业生可直升)、十字街学校以及南昌市昌南学校(南昌市南菁学校的小学毕业生可直升);青山湖区的义坊学校、解放路学校(原湖坊学校已更名为解放路学校)、豫东学校、江南学校、培英学校、城东学校和江安学校;红谷滩区的云溪学校和生米中学。
各试点城区及学校需对区域内小学毕业生直升至相应初中学校的工作进行合理规划,以保证对口直升工作的规范性和有序性;具体招生办法由各区教科体局(办)负责制定,并需向市教育考试院报备后执行。市教育考试院将直接依据各区核定的直升学生名单,确定其升入初中学校的录取资格。
划分学区范围入学:
按生源类别依序进入学区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各城区、开发区需根据《2021年南昌市城区初中学校招生学区范围》的规定,确保本市户籍的儿童少年及外来人口随迁子女,依据生源类别依次进入相应的学区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在学区范围入学事宜上,依照南昌市教育局公布的统一学区划分及生源认定标准,依据招生名额的限定,综合考虑市城区小升初学生的户籍、房产等入学资料,以及生源类别审核的结果,市教育考试院将依照类别顺序,分阶段进行招生录取。
在统筹安排学生入学事宜上,依照市教育局所规定的学区划分标准和生源确认规则,城区的公立初中会根据学生提交的准确资料和信息,经过审核并确认无误后,再进行入学安排。
非直系亲属共同拥有的房屋,其来源地的统筹安排应遵循就近原则。对于小升初的学生,所提交的产权证明需为房产证或不动产权证,不得是购房合同,且提交的截止日期为2021年5月31日。非直系亲属共有的房产不应用于义务教育学校的招生,适龄少年将由教育部门根据其实际居住地南昌小升初信息管理系统,按照相对就近的原则进行义务教育学位的统筹分配。
同一家庭在三年内不得重复利用同一住宅的招生资源进行就近统筹分配。在城区,一套住宅在三年期间内只能作为该家庭适龄子女进入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的招生参考。此规定以2021年5月31日为计算上限。若适龄少年在三年内再次以该住宅为义务教育入学依据,教育部门将根据其实际居住地,进行相对就近的义务教育学位统筹安排。
相关证件的获取未达到规定的时长,学生将根据居住地原则进行就近的教育资源分配。持有居住证明、租赁房屋合同、缴纳社保以及办理工商执照等,其时间需超过一年(租赁房屋合同还需在房产管理部门完成备案才具备效力),计算至2021年5月31日。对于租赁住房未满一年的情况,教育部门将根据学区内学校的学位余量及学生的实际居住地,进行相对就近的义务教育学位统筹安排。
随迁子女在申请城区学校入学时,如若缺乏必要的证明材料,将无法指定至特定初中就读。为就近安排随迁子女入学,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制定的详细实施措施,依法对入学条件进行合理设定。对于那些无法提供有效证明材料的随迁子女,将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指定他们就读的学校。
拆迁户家庭的子女在租赁地入学时,其教育资源将按照就近原则进行统筹分配。对于符合条件、因城区地铁建设、棚户区(旧城)改造或国家建设需要而进行拆迁的住户,其子女若选择在非户籍所在地、原住址或安置房学区的征收人租赁房屋附近就读,将优先考虑就近分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位。
招生学校需对超出容纳能力的生源进行就近统筹分配。在城区,公立义务教育学校的招生工作严格执行容量限制。依据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学区生源认定顺序,对超出学校容量限制的适龄少年,将根据他们的实际居住地,进行相对近便的统筹分配义务教育学位。
对于逾期未按规定完成小升初报名和信息采集、报到的学生,我们将依据市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南昌市2021年城区小升初报名暨网上信息采集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南昌小升初信息管理系统,结合学生提供的真实有效信息和材料,以及招生学校的招生名额剩余情况,进行学位的协调与统筹安排。
若有人提交伪造的房产证明、不动产权证明或伪造的户口簿等虚假文件,教育部门将依据“宽松而非严格”的原则,对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学位进行统一调配。
民办初中在优先录取、提前录取、注册录取或派位录取环节中,若学生放弃缴纳费用确认学籍,将由教育部门按照统筹类别,根据学生所在学区的学校学位容量,进行相对就近的义务教育学位统筹安排。对于被民办初中录取却放弃缴费确认录取资格的学生南昌小升初信息管理系统,教育部门将根据其学区学校的学位情况,进行相应的统筹分配。
招生入学相关规定:
本行政区域内,针对现役军人、高级人才、公安烈士、公安英雄模范以及因公殉职、一级至四级因公致残的公安民警、消防队员、道德榜样、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子女,将依照南昌市教育局的规定,执行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政策。
8月15日是城区适龄残疾少年进行入学报名的日子。家长需陪同适龄残疾少年,携带家庭户口簿、合法的固定住所证明、儿童的预防接种记录、残疾证明(或医院的诊断证明)、体检报告等相关文件,前往所在区域的特殊教育学校办理报名手续。同时,各城区的教育行政部门需努力创造有利条件,以推动融合教育的发展,确保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能够方便地就近就读于普通学校。
省属事业单位管理的义务教育学校重磅!南昌市2021年城区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招录办法发布,在服务网点尚需改进、学生资源较为充裕的地区,确保本单位职工子女入学需求得到满足后,招生学校需在获得上级主管单位批准的前提下,与市、区教育部门进行协商,将剩余学位向社会开放,通过政府购买学位等方式,科学划定学区边界,并实施按区域招生。政府需将购买初中教育资源的学校,包括省属事业单位管理的学校以及民办学校,以及这些学校的学生人数,上报给市教育局进行审核,并经其批准后才能最终确定。
城区民办初中学校招录:
对民办学校违规招收的学生 一律不办理学籍
城区民办初中招生录取依照南昌市教育局及南昌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的相关规定进行。对于未通过“南昌城市大脑”信息平台进行报名的学生,将不予办理招生录取手续。而对于那些已提交城区民办初中志愿的学生,若未被民办初中录取,相关教育部门将依据学区划分和生源类别为他们安排入学。民办初中学校确认缴费后录取的学生,将不再依据初中学校招生学区范围来安排公办初中学校。对于被民办初中录取却放弃缴费和录取资格的学生,教育部门将根据统筹类别,依据学区学校的学位容量情况,进行相对就近的统筹安排义务教育学位。而未通过“南昌城市大脑”进行缴费录取的学生,民办学校不得提前为其办理缴费手续。
民办初中在招生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教育主管部门核定的招生方案,不得吸纳已由其他学校录取并注册的学生,务必严格执行招生入学的相关规定。对于民办学校擅自违反规定招收的学生,将不予办理任何录取手续,不予建立学籍档案,亦不予注册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新生录取和报到注册:
7月24日-26日第一批次录取 8月7日-9日第二批次录取
城区内的公立初中根据既定的学区划分,接纳持有本市城区户口的小学毕业生以及满足条件的随迁子女入学。若该学区所需服务的学生总数未超出学校的招生容量,则将全部学生纳入。反之,若所需服务的学生总数超过了学校的招生容量重磅!南昌市2021年城区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招录办法发布,那么将依照既定的类别顺序依次录取学生。城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的招生严格遵循容量限额的规定,依据教育部门公布的学区生源认定顺序进行排序,市教育考试院依照类别顺序分阶段向初中学校分发小升初的入学名单,并执行新生录取工作。对于通过“南昌城市大脑”验证入学信息准确无误且自动完成学位分配的生源,初中招生学校不得拒绝接收。
公办初中招生工作将分两个阶段进行,首阶段录取时间为7月24日至26日,属于第一批次;次阶段录取时间为8月7日至9日,则归属于第二批次。
小学毕业生家长需在规定时限内陪同孩子,依据“南昌城市大脑”学位信息一键查询功能所展示的分配结果,前往相应的招生学校办理报名和入学手续。在完成学生正式录取的报到程序时,还需在“南昌城市大脑”学位信息一键查询场景内进行报到的确认操作。
初中学校依据本校招生批次的具体名单,负责通知并组织新生进行报到注册。新生需登录小升初系统完成网上报到确认流程,同时,学校还会敦促他们登录“南昌城市大脑”进行相应的网上确认。小升初系统的双确认截止时间,根据不同批次设定,分别为7月26日的17:00和8月9日的17:00。各初中学校将在7月27日和8月10日分别向相关部门反馈本校各批次学生的报到情况。
各初中学校需在校内显眼位置公布实际录取批次下的报到注册学生名单,其中公示信息应涵盖学生姓名、性别、毕业院校、排序类别以及学校监督举报电话等详细信息。
7月28日至8月6日期间,市教育考试院将对外地返昌学生及其随迁子女进行集中接收和统筹协调安排。各初中学校需严格遵守招生规定,主动接受市、区教育招生部门的工作指导和招生管理的监督。对于招生部门已裁决并确定的生源,学校不得拒绝接收。
新生建籍:
9月15日小升初建籍 擅自招生入学者不予办理考籍
9月15日,进行小升初建籍工作,当城区初中一年级新生统一报名工作结束后,市教育考试院便会将新生录取名单刻录成光盘,并将此光盘报送至市教育局进行存档。
对于未经市教育局正式批准,亦未通过市教育考试院网络录取程序擅自进行招生录取的学生,将不会为其办理初中阶段的学业水平考试资格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