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职刷单”诈骗频现,年轻人屡屡中招
伪装成“兼职刷单”的欺诈手段,针对在校生对网络操作熟悉但社会经验不足、渴望快速赚钱的特点,频繁进入校园获取受害者信任,随后逐步提高刷单金额,并以各种借口迫使受害者不断重复刷单。若受害者察觉异常或请求退款,犯罪分子便会立即将其拉入黑名单。
互联网见证了众多年轻人的成长历程。然而,随着诈骗手法不断翻新,不法分子正将目光转向网络中的年轻群体。
“刷单”行为涉及电商通过雇佣他人假扮顾客购买商品,但并未实际发货,仅是网络上的虚假交易,这种做法是电商为了提升销量和好评率而采取的不当手段。“兼职刷单”诈骗现象已逐渐成为青年人网络兼职领域的一大公害。据公安部门不完全统计,18至30岁的年轻人群成为了这一诈骗活动的重灾区。
有针对性的欺诈手法、年轻一代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电商平台及支付平台的风险控制措施不完善等问题,正使得那些并非“网络弱势群体”的年轻人在网络空间中频繁陷入困境。
网上刷单暗藏骗局,年轻人表示“很受伤”
佣金比例高达15%的刷单活动,让人们利用零散时间赚取生活费,只需宅在家中,便可轻松月入三千……此类兼职刷单的广告,以短信、电子邮件、聊天群等形式,在众多大学生群体中屡见不鲜,持续寻觅着潜在的目标。
原来,这背后隐藏着一个以“兼职刷单”为幌子的诈骗圈套,它正利用大学生对网络操作的了解,以及他们社会经验不足、渴望快速赚钱的心态,持续地向校园渗透。
2018年12月9日,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接到报案,得知一名大学生在兼职刷单过程中被骗了将近10万元。经过警方的初步调查,发现受害者黄某是上海某高校的一名大一学生。他在2018年12月通过邮箱收到了一封兼职刷单的邮件。黄某回忆说:“宣传邮件中提到,只需利用零碎时间,用手机半小时就能轻松完成,每月还能赚取两三千元,正是这些诱人的宣传语吸引了我。”
黄某依照邮件指引添加了对方的QQ,对方自称是“网络兼职招聘中心”。随后,黄某挑选了“刷单10万元可得8000元返利”的兼职刷单项目,但前提是需要先行垫付本金。于是,黄某将自己的网络购物平台账户信息告知对方,对方下单后,黄某再进行支付。在第一次操作中,黄某刷单5万元,对方随即返还了4000元至其支付宝账户。”黄某表示,收到4000元兼职费用后,自己对此深信不疑。
黄某随后按照对方指示,持续进行虚假交易,自行垫付了本金8.7万元。其室友察觉到异常,提醒她警惕网络诈骗。黄某立刻提高了警惕,要求对方退还已支付的8.7万元,然而对方以未完成10万元的刷单任务为借口拒绝退款,甚至将她从通讯录中删除。面对这一情况,黄某无奈之下只得选择报警处理。
上海徐汇区的俞小姐不幸也遭遇了“兼职刷单”的骗局,经历与黄某惊人相似。她先是收到了一条邀请她为店铺刷好评的短信,随后便通过QQ与对方取得联系。在完成了第一笔刷单任务并收到了报酬后,俞小姐加大了本金投入继续刷单,却始终无法完成后续任务,最终连5.7万元的本金都无法追回。
上海市公安局浦东新区分局初步核算,近两年来,涉及兼职刷单和网络交友恋爱的诈骗案件数量显著增加,这两类诈骗案件在所有诈骗类型中的平均损失额位列前两名。特别是兼职刷单诈骗案件,其中约有一半的受害者为18至30岁的年轻人。
专业分工、长线钓鱼,年轻人防不胜防!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的范华探长向记者透露,“兼职刷单”这类诈骗手段专门针对大学生群体。诸如“利用零碎时间”、“无需外出”、“网络操作”、“轻松赚取收入”等诱人的宣传口号,对大学生群体极具吸引力。同时,学生们强烈的赚钱愿望以及缺乏的社会经验,为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犯罪团伙通常通过群发短信、邮件等方式发布“兼职刷单”信息,亦或是在网络上大量发布“兼职招工”广告。一旦被害人看到这些信息,便会主动通过社交软件与犯罪分子取得联系。随后,被害人需要填写个人简历和各类申请表格。犯罪团伙据此来识别被害人的身份,并估算他们可能被骗取的金额。
范华向记者透露,起初,一旦受害者在指定的电商平台完成付款并参与刷单,他们很快就能获得小额的返现。随着受害者的信任逐渐建立,犯罪分子会逐步增加刷单的金额。随后,他们会以“系统故障”、“刷单延时”、“总单未完成”等借口,迫使受害者多次重复刷单。如果受害者开始警觉或者提出退款要求,犯罪分子便会立即将对方拉黑。
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的民警朱春辉向记者透露,当前“兼职刷单”诈骗手段已经相当成熟。为了赢得求职者的信任,犯罪分子常会在网上向求职者展示各类营业执照、企业注册证明、后台系统界面等材料,试图塑造一个诚信经营者的形象。然而,这些所谓的证明材料实际上都是通过简单的图片处理手段伪造而成的。
此外,犯罪团伙的专业化程度高且分工细致,使得年轻群体难以防范。“其中,有负责发布广告的成员、有专门向应聘者介绍‘兼职内容’的成员、有专门对接的‘客服’和‘业务经理’,以及负责后台层层转账和套现的财务人员。”
朱春辉指出,犯罪分子为了诱使受害者上钩,通常先会向求职者分配几项小额的刷单任务,承诺按照既定规则退还本金及佣金,并展示兼职所得和付款的截图网络兼职诈骗专题分析,以此获取受害者的信任,采取“放长线、钓大鱼”的策略。
打击、防范共治,源头遏制诈骗发生
在网购过程中,消费者会关注商家的信誉度、商品的销售量以及顾客的评价,这些因素对于他们的购买决策至关重要。然而,在部分电商平台上,部分商家为了追求利润,不惜采取虚假交易的手段,从而催生了“刷单”和“刷信誉”的黑色产业链。这些犯罪分子正是看准了年轻人对此类行为习以为常,容易放松警惕的心理,从而得逞。
上海中浩律师事务所的龚清华律师指出,所谓的刷信誉行为网络兼职诈骗专题分析,实际上是指商家在电商平台为了增加店铺或商品的知名度,所采用的一种违反商业规范的操作手法。
龚清华指出,从事兼职刷单的刷客无需实际拥有相关商品,只需协助卖家完成交易,便可赚取佣金。然而,这种兼职刷信誉的行为本身即属非法,它不仅损害了诚信体系及市场公平竞争“兼职刷单”诈骗频现,年轻人屡屡中招,更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从而触犯法律。
支付宝的安全顾问张博在接受采访时透露,根据他们所掌握的后台数据,那些打着“兼职刷单、高额回报”旗号的刷单活动,实际上大多是骗局。许多骗子专门利用社交软件针对学生群体进行诈骗。据不完全统计,在这些案件中,18岁至25岁的受害者占据了总数的近六成,而其中绝大多数是学生。
业界专家提出,警方需增强打击力度及防范措施的宣传力度,同时,电商平台和网络支付服务提供商亦需肩负起社会责任。“打击行为只是事后的救济,真正重要的是事前的预防。”龚清华如是强调。
据调查,部分网络支付企业已构建了一套针对网络“灰黑产业”行为的探究与挖掘体系,该体系能够运用日常的风险监控模型对电信诈骗活动进行不间断的监督,并迅速识别出最新的诈骗手段,进而通过智能风控系统实施即时阻断。
张博指出网络兼职诈骗专题分析,若用户在短时间内频繁下单或向不熟悉的账户进行转账,系统将发出风险警告。一旦用户向可能涉及刷单的账户进行转账“兼职刷单”诈骗频现,年轻人屡屡中招,系统将自动识别交易风险,并弹出预警信息,建议用户选择延迟转账或直接阻止支付。